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城鄉(xiāng)的建設都在以驚人的速度發(fā)展,與之相伴而來的是新能源的開發(fā)等相關問題。今天我就介紹一下竹子——一種生態(tài)建筑材料。
[關鍵詞]生態(tài)建筑材料;竹子;竹建筑
對于鋼材、水泥、玻璃、砂石、粘土磚及其它金屬、化工材料,其原料都是不可再生的礦物資源在我國的建筑領域中造成了嚴重的資源短缺和環(huán)境破壞。建筑材料的全球性緊缺是十分令人擔憂的問題,這一切使我們必須去尋找一種價格低廉又能滿足建造要求的建筑材料。
竹子在我國的產(chǎn)量也非常豐富,與塑料、木材和石頭等材料建造的房屋相比,價格低廉且耐久性和安全性也很好。竹子對水分的要求,高于對氣溫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
竹材有一般木材所不及的優(yōu)點:收縮量小,高度的割裂性、彈性和韌性,很好的順紋抗壓力和抗拉力。
竹子在建筑方面的優(yōu)勢
1)經(jīng)濟性:竹子建筑最重要的優(yōu)點是成本低廉但不降低建筑質量,而且經(jīng)久耐用,占用空間少。
2)靈活性:竹子建筑的設計和建造更具靈活性,優(yōu)點之一就是能夠通過更換損壞部分得到經(jīng)常性的維護。
3)低技術:竹建筑的技術要求不高。大多數(shù)竹房屋的建造基于當?shù)氐募夹g水平,無需高技術的指導,另外,竹建筑比較容易與先進技術結合使用。
4)安全性:由于質量輕、彈性好,竹子的抗震功能非常突出。
5)耐用性:經(jīng)過適當處理的竹材使用壽命可達30年之久,而且,竹材種類的精心選擇、防腐處理、輔助材料的使用以及老化或損壞部分的定期更換等等都能增加竹房屋的耐用性。
6)可持續(xù)性:社會、經(jīng)濟和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性是當前發(fā)展領域中日益重要的問題。竹子本身所具備的特點符合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所有指標。
傳統(tǒng)用法
1)利用其割裂性編織用具、竹簾、竹席、竹籬、傘骨、燈籠等;
2)利用其負荷力制作曬竿、擔架、腳手架、梁柱、門窗、地板、竹橋、竹筏及其它家具、用具
3)利用其彈力制作弓、弩、釣竿等;
4)利用其抵抗力制作手杖、傘柄、撐竿、竹釘、竹箍等;
5)利用其中空特性制作水車、水桶、水管、煙筒及各種樂器;
6)利用其外觀特性制作竹索、蔑欖、工藝品、玩具等。
竹子建筑
隨著現(xiàn)代工藝和科技的發(fā)展竹不只是用在亭、廊、臺,閣中的柱、梁、檐等,也不會局限于桁架結構,網(wǎng)架結構或簡易處理的居家用品等。在竹建筑的建造過程中,充分利用了竹子的天然特性加上竹本身的挺拔靈秀,竹質紋理通直,堅韌細密的長處。運用現(xiàn)代科技和工藝打造成適合建筑的其他竹制品。竹材在建筑里用的地方很多,在建筑基礎階段竹可以做桁架,模板,橋梁通道等。完全可以代替鋼筋、鋼板和木板,既節(jié)能環(huán)保還能重復利用。外裝修方面可以做外墻板、裝飾墻板、戶外地板、保溫墻板等。另外可以在戶外花園等地方大量考慮竹材應用,例如:竹涼亭、竹橋、竹裝飾構架等。
用竹材做的竹制品材料(竹瓦),無論是用在頂上還是用在墻上,都是采用了對剖交錯的方式,彼此用凹槽相扣,上下對蓋。用鐵絲、竹釘、螺釘?shù)裙潭ㄔ谙旅驿佈b的一層全竹上,起到避風擋雨的作用。更重要的重量輕,保溫性強,節(jié)能環(huán)保。不同的拼裝技術,構成建筑的不用景色,寓藝術于自然之中,使人感到自然天成,格調清新高雅,意境悠遠清新。在內裝中同樣可以大量使用竹材。墻、頂、地及家具均可使用。竹可以無處不在,亦無處不能?! ≈褡觿倓?、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的特點被看作是做人的重要品質,因此,竹子在建筑、家具及日用品中更多的體現(xiàn)其文化涵義。在東南亞,竹子幾乎覆蓋了泰國、印尼的鄉(xiāng)間和很多太平洋小島,孟加拉國90%的農村房屋都是用竹子建造的;在南美洲,本土適合建造用的竹子建成的房屋很受歡迎,在哥倫比亞的安第斯山地區(qū),竹子被用來建造結構柱或者劈裂制成板條,用來覆蓋在墻體表面、天花板和地板上,大多數(shù)的竹子還被用作腳手架或者混凝土的模板。
在我國云南,傣家竹樓屬熱帶雨林竹樓形式,包括德宏、景頗、西雙版納一帶。傣族民居以木柱承重,四周圍竹墻,為了通風和防潮,房屋整個架空。竹構架歇山頂,坡度很大,屋面覆以小平瓦或排草。濕熱帶的太陽眩光很強,所以墻體不能開窗,但又要保證通風。竹編的墻透光柔和,既排除了眩光又可以通風。景頗族的竹樓是長脊短檐、架空低矮的干欄式建筑,竹樓的架空高度很低,一般距地面約50cm,高的也不超過l m,竹屋兩側的竹編墻體上部略向外傾,覆蓋脊長而檐短的倒梯形雙坡屋頂。
現(xiàn)代竹子建筑現(xiàn)代竹子建筑根據(jù)不同的需求,主要分為3類。一是廉價的實用房屋,主要針對解決貧困地區(qū)的居住問題,這類住宅建筑以低造價為前提,對技術的要求低,對竹材的需求量很大。二是臨時性建筑,如用于臨時展覽或休憩用的竹屋,這類建筑要求建造快捷、拆裝方便、且造型精美。三是比較奢侈的別墅、茶室等。這類建筑追求的是竹子所體現(xiàn)的頎長挺拔以及樸素內斂之美,建筑構件精致考究,造價較高。
目前常用的一些連接竹結構的方法可以比較好的解決這一難題。
1)捆綁連接法捆綁連接法是最常見的連接方法,用傳統(tǒng)的自然植物連接。
2)榫卯(螺栓)連接法具有次級連接元素的構件經(jīng)常用于與繩索的上下連接。在這種連接方法中,作為螺栓的構件負責傳遞拉力與壓力。在木構件中,這種連接由榫卯來完成。
在熱帶雨林中,沒有經(jīng)過防腐處理的竹子建筑的預期壽命是3.5年,很少有壽命超過15年的,因此整個建筑每隔一定時間就要重建。
解決辦法:一種傳統(tǒng)的辦法是將竹子烘烤晾干后,快速的用煙熏一下,利用煙里面的木餾油在竹子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這樣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蛀作用。還有一種方法是在竹子外表面涂上一層熟石灰,這樣可以防止?jié)駳鉂B入,也可以防止霉菌的腐蝕。在印度尼西亞還有一種傳統(tǒng)的辦法就是在竹子涂上焦油后再包一層沙子,待晾干后再刷石灰。
竹子在我國作為建筑材料被開發(fā)是切實可行的。目前國內發(fā)展迅速,大規(guī)模的城鎮(zhèn)建設消耗了大量能源,也給環(huán)境帶來了破壞。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方針,針對我國國情、建設采用“就地取材”和“低技術”的理念是必要的。我國的竹類資源十分豐富,使用竹子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從樂器、家具到古老的“火箭”、造紙、造船、造橋、建造房屋,竹子幾乎可以涉及到各個領域。但是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認為以竹子為材料代表了貧窮和落后,這種錯誤的認識導致了對竹子的利用只停留在傳統(tǒng)的方法上,技術落后、產(chǎn)品單一,沒有更好的挖掘竹子的價值。要開發(fā)竹建筑項目,首先要考慮項目實施的對象。比如在開放的林區(qū)和生產(chǎn)石材的地區(qū),人們可以獲得足夠的木材和石材,就無需關注竹材的利用。
相對來講,竹建筑項目在比較貧困且沒有資源可供選擇的地區(qū)成功實施的可能性更大。如果當?shù)厝藗円呀?jīng)使用了竹子,那么工作就更容易開展。豐富的竹資源是實施低成本的首要前提,根據(jù)竹資源清查和年采伐量限額的計算,可以預測可收獲的竹材數(shù)量,并制定相應的竹子管理計劃。另外一個要考慮的問題是項目成本,竹屋的成本由竹建筑的規(guī)模、竹材處理、設計、施工及其它材料的使用等因素構成。